今天就是“雙十一”啦!
在大家買買買的同時,騙子們也蠢蠢欲動——
這是前幾天夜里安徽省旌德縣
一個小姐姐發出的朋友圈
話不多說
為這位警覺明智的小姐姐
點贊
說“110”比男朋友還貼心
蜀黍會驕傲哦
劃重點!
為了幫大家守護好大家的錢袋子
小編梳理了三種類型的詐騙,必須記牢了呀
鏈接詐騙
除了搶紅包,這些風靡朋友圈的鏈接,你點開了多少?
1、需要填寫個人信息的鏈接
遇到需要填寫賬號密碼、身份證等個人信息的情況,不要輕易填寫,確認是否為真實的購物官網,謹防上當。如果發現被騙后,消費者應及時到公安機關報警。
2、禮品類分享鏈接
看到分享類鏈接,如送話費、送禮品、送優惠券等,要求先關注,還得分享給朋友的,需要提供警惕。
3、冒充網站APP系統升級鏈接
近期有多人點擊下圖中鏈接被騙,這是新型詐騙手段,詐騙短信中的域名是隨機變化的。收到此類短信切勿點擊轉發,更不要輸入個人信息。
冒充客服詐騙
冒充客服聯系買家稱
網購交易存在異常無法發貨
或者不小心綁定客戶成為代理等
都是騙子慣用的詐騙手法
針對“雙11”期間高發的退款詐騙情況
請不要相信主動找上門來的電商客服
遇到問題應通過官方客服電話進行咨詢
同時消費者應該及時登錄客服官網找到客服窗口進行核實
冒充快遞員詐騙
“快遞客服”理賠要提高“芝麻分”→自稱快遞公司主動理賠的都是詐騙
“快遞員”來電說包裝破了要賠償→快遞包裝上的物流信息應及時銷毀
代收點外快遞包裹不翼而飛→快遞投放地點安全比較重要
除了購物詐騙,這些詐騙也要“長點心”吶
馬鞍山:小伙演“雙簧”詐騙女友警方千里追蹤挽損
今年年3月至5月間,被害人丁某通過“火線穿越”的網絡游戲與高某結識,由于常在一起組隊打網游,兩人日久生“情”,于是通過微信互加好友深入交流,逐漸確定了戀愛關系,這期間,高某還把自己的好哥們方某介紹給丁某認識,令丁某沒有想到的是,高某與方某暗地里搭戲演“雙簧”,一唱一和,實際上是為了騙取丁某的信任。
5月份,二人相約在上海見面,丁某到達上海后卻遲遲不見高某現身,手機也聯系不上,于是向方某詢問情況,實際上高某并未前往,讓方某以種種理由替高某掩飾,制造高某因經濟困難,暫時失聯的假象,丁某得知情況,又將自己新購買的一部手機寄給了高某。兩人陸續編造各種理由,前后騙取了丁某7000余元,丁某逐漸感到事有蹊蹺,百般索要欠款未果,于是報警求助。
馬鞍山警方通過精心研判,逐步掌握了證據線索,10月15日遠赴廣東東莞,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,將高某、方某一舉抓獲歸案,撕開了“男友”的偽裝,及時追贓挽損。目前,兩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。
池州:賣慘博同情詐騙“女朋友”錢財終落網!
9月28日,青陽警方接到女子小雨報警稱,其被一名周姓男子騙了20余萬元。據小雨介紹,她是在2018年11月份通過網絡交友軟件認識的周某,后兩人通過交往發展成男女朋友關系。周某某自我介紹說離過婚,現在九華山這邊做根雕生意、手藝精湛,并哭訴自己身世凄慘,從小被人收養,博得了小雨的信任和同情。
兩人成了男女朋友交往一段時間后,周某某提出自己想做根雕生意,讓小雨借錢給他開店,小雨對此深信不疑,2019年2月初投資20萬元在青陽縣廟前鎮為周某某開了一間木雕禮品店。
今年9月份,小雨在接到了一名陌生女子小莉(化名)打來的電話后,才驚覺自己是遭遇到騙子了。電話中,小莉告訴小雨,自己也被周某某以談戀愛、和養母關系不合、做生意失敗成了黑戶、想重新做生意需要錢財等為由,騙了5萬元。二人一合計,選擇向青陽警方報案。目前,周某某因涉嫌詐騙已被刑事拘留,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。
蚌埠:兼職刷單被騙八千塊
2019年初,在蚌埠一所大學就讀的大學生王某,在一個兼職QQ群中,看到了一條信息。騙子集團先煞有其事的告訴王某,要兼職就要對其支付寶信用進行審核,讓王某把支付寶的花唄額度、芝麻信用、余額賬戶等內容截圖發給他們,主要目的就是看受害人賬戶里面還有多少錢。
之后,騙子集團通過配合演出,給王某洗腦成功以后,再拉著她進行一系列操作,目的就是為了刷走王某支付寶里的那些余額。發現受害人余額里有8000余元,于是就設置了一個8000元的支付寶收款二維碼,讓受害人王某用支付寶進行掃碼。
一旦王某掃碼支付成功,她等到的不是加倍返還的錢數,而是對方刪除拉黑等一系列操作。蚌埠警方通過梳理受害人提交的各種信息,包括QQ號、轉賬記錄,成功鎖定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,將該犯罪嫌疑人楊某抓獲。
合肥:新型網貸騙術團伙專騙網貸借款人
今年8月2日,合肥市民李某報警稱在網上被人騙取了1萬多元。李某此前在某網絡借貸平臺上借了1萬余元,因為無法如期還款,已經身陷網貸漩渦。除了日益見長的債務外,因為當初在申請借款時,網貸app已備份了李某的通訊錄,他的親朋好友也受到了借款平臺的電話騷擾。
就在李某身陷網貸泥潭疲憊不堪之時,微信上有人加他為好友,對方聲稱可以幫他與網絡平臺協商還款,只需歸還本金,如果還款不成,還可以屏蔽網貸平臺對他通訊錄好友的電話轟炸。
絕望中的李某就像看到了救星,一番協商后,對方同意李某歸還1萬余元,也就是當初借款的本金,此筆網絡借貸就算結清。想到親朋好友被催收電話騷擾,自己顏面丟盡,李某東拼西湊了1萬元,通過微信轉賬給了對方。以為就此“上岸”的李某沒有想到,沒過幾天又繼續接到催款電話,親朋好友仍然被騷擾。意識到被騙,李某報警求助。目前,這個電信網絡詐騙團伙10名嫌疑人全部被抓獲歸案,窩點被摧毀。
近日,公安部發文提醒廣大網友
千萬注意保護自己個人信息
如果遇到詐騙,可第一時間報警求助
最后
祝大家“雙11”購物愉快!